我们非常重视您的个人隐私,当您访问我们的网站时,请同意使用的所有cookie。有关个人数据处理的更多信息可访问《隐私政策》

政策资讯 2022-11-22

如何迈向“碳中和”,达能、保洁、蒙牛等20+品牌,带来5大发力点

分享

来源:决策者零售研究院     作者:San      编辑:Yvonne

2021被称为“碳中和元年”。

2021年“两会”上,碳达峰、碳中和首次被写入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在《咬文嚼字》编辑部发布的2021年“十大流行语”中,这两个词都榜上有名。

围绕着“碳中和”,国内外公司都开始响应号召:

- 国际巨头如百事可乐、玛氏、宝洁等,做出了“碳中和”承诺;

- 互联网大厂如阿里云、达摩院、钉钉等,都在构建低碳发展体系;

- 资本公司如红杉资本、高瓴资本、松禾资本等,已开始转向与碳中和相关的产业链。

亿欧智库日前发布的《2021年度中国一级市场碳中和投资研究报告》预告,中国碳中和市场规模将在2025年达到311.59万亿元人民币规模。

那么,什么是“碳中和”?和消费品牌有什么关系?又该怎么落到实处?

一、什么是碳中和?为什么突然火了?

“碳中和”,又称“净零二氧化碳排放”,是指在一定时间内,人为活动直接或间接产生的二氧化碳,通过使用低碳能源、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实现正负抵消,达到相对“零排放”。

为什么这个概念在去年成为“主旋律”?

3.JPEG

第一,应对全球气候变暖,迫在眉睫。

工业革命以来,人类活动(尤其是化石燃料的燃烧)导致二氧化碳排放不断攀升,加速了地球变暖。联合国和世界气象组织发布的《全球气候状况声明》显示,2020年全球平均气温已经比工业革命前高出了1.2℃。

2021年欧洲、河南洪涝灾害,北美高温极端天气,均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

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各国多次召开世界气候变化大会,碳中和已成为全球主要国家的发展共识。

4.JPEG

第二,碳中和成为一场国际竞赛,部分国家的减碳措施外部化出现,我国需加快进程。

为了应对气候变化,各个国家、组织和企业纷纷提出碳中和目标。截至2020年6月12日,已有125个国家承诺21世纪中叶前实现碳中和;截至2021年2月,全球约110家企业宣布净零排放目标。

如今,欧美发达国家已完成经济转型,部分欧洲国家在上个世纪90年代就实现了“碳达峰”,他们有60年时间来实现“碳中和”,而中国从碳达峰到碳中和仅有30年的时间,时间紧迫。

第三,我国仍处在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推进期,经济高速增长,对能源的需求量巨大,这也将倒逼我们必须进行一系列的变革。

国际能源署(IEA)发布的《中国能源体系碳中和路线图》显示,2020年,中国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约为130亿吨二氧化碳(当量),这比世界其他地区高45%。

中国已是世界上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约占全球排放量的1/4。

为了推动我国低碳绿色发展,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我国宣布了争取在2030年实现“碳达峰”、2060年实现“碳中和”的“双碳”目标。

时间紧,任务急,实现“碳中和”的目标需要各行各业的共同努力。

对于消费品牌来说,“碳中和”意味着什么?

二、碳中和,关品牌什么事?

实现碳中和,必然离不开消费领域。

首先,消费经济驱动经济之下,“碳中和”离不开消费。我国消费占经济比重超过50%,“碳中和”的目标任务最终都会落实到消费领域,消费者在商品的购买、处理以及使用会越来越重视绿色环保。居民衣食住行中都孕育着广阔的机会。

其次,我国消费者环保意识增强。根据《中国对可持续包装的态度-2020.3》显示,中国消费者的环保意识正在快速觉醒,除了垃圾回收外,消费者正在为了保护环境而改变消费和生活习惯。

同时,消费者逐渐将“可持续性”作为购买的考量因素,70%以上的消费者愿为可持续产品支付更高的价格,可持续产品的需求正在高速增长。

从品牌经营角度看,践行碳中和既是对国家号召的积极响应,也是赢得消费者好感的重要举措。

如今消费市场选择过剩,用户与品牌的黏性不断降低,建立品牌忠诚度越来越难。在基础物质需求外,企业还应该注重消费者的精神需求,建立品牌价值观认同,其“吸粉”与“存粉”效果,将远胜于流于表面的营销活动。

那么,消费行业该如何高效为“碳中和”目标赋能?

目前来说,我国还处在碳中和初步发展阶段,品牌们普遍依赖“碳抵消”的方式助力碳中和。

“碳抵消”是用购买“碳信用额度”的方法来抵消每个人在日常生活中生产的温室气体。企业可以投资世界各地的环境友好项目、投资研发清洁能源技术等,以抵消自己的碳足迹。

但这种方式并不能从根本上直接减少公司的碳排放。从长远来看,向碳中和发展将需要来自整个供应链的创新变革。

品牌们具体应该怎么做?我们结合全球消费品巨头及新锐品牌案例,总结出了五个发力点。

三、双碳当前,品牌何为?

1、将碳排放扼杀在“摇篮”里

品牌通过使用更可持续的原材料、改进生产工艺,从源头上减少碳排放。

宝洁旗下的日常清洁剂品牌EC30,产品包括洗衣剂、洗发香波、沐浴露等,不添加水、填料、液体稳定剂。清洁剂由机织纤维组成,无需使用塑料瓶。与传统液体清洁剂相比,EC30的生产与运输对二氧化碳排放的影响降低了50%。

4.jpg

2021年5月,Allbirds 与 adidas 联合发布了低碳跑鞋futurecraft·footprint。其鞋面和鞋底中间的材料采用Prime 绿色回收聚酯、由木浆制成的天然天丝、甘蔗甜泡棉等环保材料。

据悉,生产每双低碳跑鞋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为 2.94 公斤,与具有类似性能的阿迪达斯 Adizero RC3 跑鞋相比,减少了 63%的碳排放。

5.jpg

futurecraft·footprint 图片来源:adidas中国官网

英国内衣和家居服品牌Stripe and Stare推出了可生物降解内衣系列,原料采用了71%天丝纤维、19%海丝和10% Roica 弹性纤维。其中,天丝纤维来自不受保护的再生木材、海丝来自于海藻。据称,如果将这种废旧内衣埋在花园里,将在 180 天内 100% 降解。

6.jpg

图片来源:Stripe and Stare官网

安踏一直在拓展新型环保面料的使用。目前已有400万件安踏服装运用了“雨翼科技”无氟防水面料,1800万件使用了杜邦SORONA环保纤维面料、约300万件使用了有机棉。

a8a0bc63-33f0-475d-9351-aac621ab6729.gif

蒙牛在2020年开展了“一克奶”精益生产行动,通过梳理工艺生产流程绘制奶损地图,让14个工厂均做出了改进行动,奶损率从2018年的3.7%下降至2020年的2.5%。

蒙牛还对“牛”下手,利用饲料改进、回收再利用牛粪便中的甲烷、提升牧场能效等举措进行减碳。据悉,在国内的65家蒙牛工厂中,已经有17家成为国家级绿色工厂,清洁能源使用占比已达15%左右。

7.jpg

图片来源:蒙牛官方微信

2、“碳中和”离不开“表面文章”

波士顿咨询发布的《2021年全球绿色购买报告》显示,67%的受访者认为可回收包装很重要,在44岁及以下的受访者中,83%的人愿意为可持续包装支付更多的钱。

越来越多的品牌开始改变包装形态或使用可持续包装材料,减少碳足迹。

百威英博推出全球最轻长颈啤酒瓶,将标准长颈啤酒瓶的重量从180克减至150克,据悉,啤酒瓶减重后,制造每个瓶子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了17%。

8.jpg

百威长颈啤酒瓶

百威英博还在英国试点生产500万瓶440毫升“超低碳”铝罐。根据Budweiser Brewing Group的数据,这些铝罐使用的是一种新的惰性阳极铝技术,并利用可再生电力生产,碳足迹比普通铝罐低95%。

9.jpg

百威“超低碳”铝罐瓶

去年10月,可口可乐推出首款由 100% 植物基塑料制成的饮料瓶(不包括瓶盖和标签)。该原型瓶由来自玉米的植物基对二甲苯 (bPX) 制成,使用 Virent 的新工艺转化为植物基对苯二甲酸 (bPTA)。

可口可乐还与长春美禾科技共同研发了突破性技术,不仅简化了生产流程,还能够使用更多类型的可再生材料。据悉,这款瓶子可进行商业化规模生产。

10.jpg

达能旗下自有品牌依云,去年3月在新加坡推出首款无标签的100%可回收PET瓶子(不包括瓶盖),最近在英国推出了首款可循环利用的铝罐装气泡水。

11.jpg

依云矿泉水无标签、100%可回收PET (rPET)瓶 图片来源:依云官网

12.jpg

依云可回收铝罐装气泡水

伊利金典最近发布了0铝箔无菌砖包装,使用全新的阻隔层替代铝箔。据中环联合认证中心CEC权威认证,全新一代0铝箔低碳无菌纸基复合包装可减少碳足迹达41.8%。

13.jpg

金典0铝箔无菌砖包装

金典还曾推出了国内首款植物基梦幻盖,部分原料由原来的石油基聚乙烯,替换为源自甘蔗的植物基聚乙烯。

14.jpg

金典植物基梦幻盖

三得利制造出了由100%植物材料制成的PET瓶,原料是从木片中提取的植物对二甲苯、从糖蜜中提取的植物基MEG。

15.jpg

三得利100%植物材料制成的PET瓶

英国咨询机构碳信托的一项调查显示,在欧洲10000名消费者的调研数据中,有三分之二的消费者支持给产品打上“碳标签”。

“碳标签”是指把产品全生命周期(包括原材料、生产、加工、分销等)所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量,用量化的指数体现在产品的标签上,目的是告知消费该产品的碳足迹信息,能够帮助消费者在挑选商品时做出更环保的选择。

瑞典燕麦奶品牌Oatly早在2013年就分析了其产品的碳足迹,并在5年后正式将“碳标签”打在包装上,其生产的一款燕麦奶碳足迹是0.44公斤二氧化碳/公斤。

16.jpg

Oatly“碳标签”包装

美国创新环保时尚品牌Allbirds在2020年宣布旗下的产品都会被贴上碳标签。据品牌官方数据显示,一双Allbirds的鞋子平均会释放出7.6kg二氧化碳,而普通球鞋为12.5kg二氧化碳。

17.jpg

Allbirds“碳标签”

3、换一种更低碳的生活方式

大到工业制造、小到日常洗护,都在产生碳排放。简简单单一个变化,如缩短淋浴时间、用较低的温度洗衣服等,都能对减碳做出贡献。

日本花王公司旗下的两款无水产品——用于“洗发”的3D Space Shampoo Sheet,用于“洗衣”的3D Space Laundry Sheet,由含清洁配方的无纺布制成,摆脱对水的依赖。

18.jpg

联合利华旗下环保护理品牌 Love Beauty and Planet的护发素,在接触水之后仅需10秒就能快速冲洗掉,缩短淋浴时间。

19.jpg

Love Beauty and Plane护发素 图片来源:Love Beauty and Planet官网

2018年,宝洁推出了无水洗发品牌Waterless,提供全系列免洗护发产品,无需一滴水即可使用。

20.jpg

无水洗发品牌Waterless

欧莱雅旗下的卡尼尔推出了Ultra Doux 固体洗发水系列,由94% 的植物成分和 97%-99% 的可生物降解配方组成,不需要塑料包装。这系列产品由于采用快速冲洗技术,可减少用水量。

21.jpg

Ultra Doux 固体洗发水 图片来源:欧莱雅官网

Seventh Generation的超浓缩洗衣液,降低了洗衣液使用量,并使人们能够在30°C下洗涤衣服,减少了加热洗衣用水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

22.jpg

Seventh Generation超浓缩洗衣液 图片来源:Seventh Generation官网

瑞典的 Form Us With Love推出FORGO 粉末洗手液,使用时将一包12公克的粉末倒入250 ml水中自制成洗手液。包装不需要使用塑料,纸包装减少了 95% 的运输空间。

23.jpg

FORGO 粉末洗手液 图片来源:FORGO官网

国外还有公司通过“减少客户退货”的方法来减少碳排放。创新公司8returns提供自助退货软件,可防止不必要的退货并自动抵消所有剩余退货的碳排放。此外,消费者不再需要纸质退货标签,且所有退货都在线登记,减少了纸张浪费。

24.jpg

图片来源:8returns官网

4、让“不完美”发挥价值

根据可持续性慈善机构WRAP的一项研究显示,2018 年英国产生了 952 万吨食物垃圾,排放了2500 万吨二氧化碳当量。回收再利用原本会成为“垃圾”的食材,是缓解环境压力的重要方式。

加大拿“果蔬拯救者”LOOP与食品企业合作,充分利用那些会被丢弃的食物,包括水果、蔬菜、隔夜面包、油脂等。LOOP收集废弃的水果和蔬菜,用碱水仔细清洗,采用冷榨工艺提取出全部汁液,根据生食专家的特殊配方将果汁混合,倒入本地制造的可回收瓶子中。

25.jpg

图片来源:loopmission.com

旧金山初创公司 ReGrained ,专门对啤酒酿造过程中的废谷物进行升级回收利用,制成 Supergrain+ 面粉,用于制作蛋白棒、泡芙、面食等。

26.gif

ReGrained生产流程

27.jpg

ReGrained 意大利面 图片来源:ReGrained官网

初创公司 Barnana,将有机香蕉农场那些因外观有缺陷或不太熟等原因而“不适合销售的香蕉”,转变为香蕉零食。

29.jpg

图片来源:Barnana官网

烘焙食品公司Renewal Mill将植物奶生产的副产品,如豆渣、燕麦渣、杏仁渣、豌豆渣等,在不使用合成加工技术或非天然强化剂的情况下,进行干燥和研磨,以生产富含膳食纤维和蛋白质的“面粉”,可以用于制作曲奇、蛋糕、饮料等。

a8a0bc63-33f0-475d-9351-aac621ab6729.gif

Renewal Mill烘焙粉 图片来源:renewalmill官网

5、绿色“在路上”

据统计,2021年我国快递年业务量突破了1000亿件,物流行业飞速发展,带来了大量纸类和塑料废弃物,物流车在运输过程中也排放了大量温室气体。

品牌可考虑和物流企业合作,通过数字化、智能化技术,不断降低物流对环境的影响。

例如,菜鸟和雀巢合作,通过对雀巢商品做定制化包装、使用绿色智能周转箱、通过算法为商品订单匹配合适箱型等一系列动作,减少碳排放。

去年双11期间,菜鸟联合500多个品牌,开展原箱或0塑料无胶带的环保箱发货。据《2021双11菜鸟绿色物流报告》显示,菜鸟绿色物流全链路赋能的各类商家与消费者绿色行为给全社会减碳5.3万吨。

四、结语

消费行业涉及到人们的衣食住行,是实现“碳中和”的重要一环。在“碳达峰、碳中和”的战略目标下,品牌们必然要承担起社会责任。在此背景下,食品饮料、美妆个护、鞋服箱包等各个领域都有可能被重塑,其中孕育着大量的机会。

我们看到,不管是国际巨头,还是国内众多企业,都在积极地响应号召,为“绿色未来”创造出无限的可能性。

在未来的30年中,消费品牌将以怎样的创新创变实现“碳中和”的宏大目标,我们非常期待。


参考来源:

[1]《碳中和何以成为风口中最强的「天地之风」?》,雷锋网

[2]《2021年饮料行业绿色环保可持续包装品牌盘点》,生物基能源与材料

[3]《碳中和大潮下的新消费趋势》,平安证券

[4]《从碳标签到零碳产品,消费产业正在发生什么?》,能见

[5]《消费品企业的碳中和转型之旅》BCG波士顿咨询

[6]《减少13亿吨食物浪费,看这些食品公司如何“变废为宝”拯救地球?》,Foodaily每日食品

[7]《碳中和专题研究报告:把握碳中和进程中的动态变化》,安信证券

[8]《京东、顺丰、菜鸟等物流行业巨头先后参与碳中和、碳减排》

[9]sustainability-in-e-commerce-7-ways-your-brand-can-reduce-its-carbon-footprint,planetly

[10]planet-and-society/climate-action/reducing-emissions-from-the-use-of-our-products,unilev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