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资讯 2022-11-22
两会双碳成热点 全国两会代表热议碳达峰碳中和
企业家代表委员多份议案提案聚焦“双碳”目标
2022年全国两会正在北京召开。本次两会期间,企业家代表委员们继续围绕经济发展、社会法治、绿色发展、生产制造、科研创新等领域提出提案和建议。其中,李东生、雷军、李书福、李彦宏、张懿宸、王均金等企业家的提案和议案中,都出现了紧密围绕国家“双碳”目标的减碳环保建议。
全国人大代表企业家
李东生
李东生在《建立个人碳配额系统试点》中提出了三点建议:
第一,建立统一的个人碳排放计量平台,建议由国家环保部门牵头,逐步建立统一的全国城乡居民碳排放计量账户。第二,根据年度个人生活碳排放数据监测,确认个人碳配额范围,引导民众主动选择低碳生活消费方式。第三,制定相关激励政策,倡导呼吁全民参与,提高全民绿色消费意识。
雷军
针对新能源汽车碳足迹核算,雷军提出四点建议:建立系统的碳足迹管理体系,全局指导新能源汽车产业低碳发展;制定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碳足迹核算标准及方法;建立新能源汽车碳足迹行业数据平台;完善碳足迹认证、评级及激励机制。
在促进民营企业深入参与社会公益慈善事业的建议中,雷军提出三点建议:一、适度放宽企业基金会注册门槛及业务范围限定,帮助企业提升从事公益事业的专业化水准;二、制订三至五年服务改革方案,强化对企业参与公益事业的专业指引与服务;三、探索新型捐赠方式,特别是鼓励民意企业积极提供科技、医疗等专业服务捐赠。同时在法律层面完善对非货币财产无形资产捐赠的认定,持续优化捐赠成型。
雷军建议国家制定我国电子废旧物循环利用中长期发展规划;大力培育市场主体,加强协同规范发展;保障个人数据信息安全,提升电子废旧物回收率;加强宣传引导,开展个人电子废旧物碳积分试点。
刘庆峰
全国人大代表、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庆峰提出建议:加大对青少年抑郁症的筛查力度。刘庆峰表示,目前我国抑郁症呈低龄化趋势,要警惕把青少年抑郁症当做青春叛逆来对待。
他建议:一是重视心理教育,加强建设学校心理健康必修课程及讲座,配足心理辅导老师和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促进青少年“德智体美劳心”六育全面健康发展。二是设立专题攻关项目,加速推进人工智能技术在心理疾病及抑郁症管理中的应用,建立心理健康服务平台和抑郁症智能筛查平台,为全国中小学进行全量筛查。三是将抑郁症及心理咨询纳入医保门诊慢性病病种,一方面可以减少患者病耻感和歧视,降低患者经济负担;另一方面也能加强规范化治疗,惠及更多中轻度患者。
秦英林
全国人大代表、牧原股份董事长秦英林的建议主要围绕生猪行业高质量发展、推广低豆日粮、生猪产销区衔接等领域。
秦英林建议,推广低豆日粮(低豆粕添加比例饲料)可以降低饲料成本,实现行业可持续发展。他表示,低豆日粮的应用,使得饲料中豆粕用量大大降低,此技术推广至全国,可节省大豆进口2000万吨,节省土地资源1.5亿亩;同时减少氮排放,减轻环保压力。
李书福
全国人大代表、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代表公布了《关于推广应用甲醇汽车助力交通领域碳中和的建议》及《关于加大电动汽车换电体系建设的建议》。
李书福在《关于推广应用甲醇汽车助力交通领域碳中和的建议》中提出,甲醇作为低碳、含氧燃料,具有燃烧高效、排放清洁、可再生绿色属性等特点,且常温常压下为液态,储、运、用较其他新能源和清洁能源更安全便捷。同时,甲醇生产来源广泛、经济体量巨大、全产业链可持续发展。因此,甲醇已经成为全球业界公认的一种新型清洁绿色能源,是构建未来绿色能源的重要选择。
全国政协委员企业家
刘永好
全国政协委员、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提交关于节粮、设立中国企业家日、平稳猪周期、激发小微市场活力等8份提案。
在《关于农业农村领域减排固碳工作的提案》中。刘永好认为,开展农业农村“双碳”工作,完善碳足迹管理机制,准确核算排放量并采取减排措施,可提升农产品的国内外市场竞争力,为行业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刘永好指出,研究显示,农业农村领域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约为17亿吨二氧化碳当量,占全国排放总量的15%左右。目前,农业农村“双碳”工作仍存在一些困难,比如思路和方法尚不完善;现有相关技术力量、技术成果支撑力不足;减排激励不足,激励工作的基础条件尚需完善等。
沈国军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致公党中央委员会常委、银泰集团创始人兼董事长沈国军今年围绕商业物业资产盘活增值、法院运用数字化技术办案、海洋保护地体系化建设等议题,提交了《关于加快商业物业资产证券化,为促内需、稳就业作贡献的提案》、《关于法院运用区块链技术,实现线上批量司法确认的提案》、《关于完善我国海洋保护地建设,推进海洋强国战略的提案》3件提案。
李彦宏
全国政协委员、百度公司董事长李彦宏提交了3份提案:《加快自动驾驶无人化政策创新》、《促进智能交通普及,缓解道路拥堵》、《加快发展绿色AI,引导算力算法低碳发展》。
在后两份提案中,李彦宏分别提出了个人交通碳积分激励制度试点、人工智能支持低碳转型、完善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等低碳绿色内容。
张懿宸
全国政协委员、中信资本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张懿宸拟提交《关于进一步完善全国碳市场建设的提案》,建议加快碳市场相关立法工作,逐步引入更多市场参与主体,成立类似证监会、银保监会功能的“碳监会”或类似监管机构。同时加强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合作,推动各个碳相关行业加强碳核算、碳交易、碳数据管理等专业领域队伍建设和人才培训。
王均金
全国政协委员、均瑶集团董事长王均金带来3个提案:一是建议尽快建立益生菌食品国家标准,二是建议提升航空物流服务能力,三是建议形成配套服务立体运营机制,促进新能源车产业发展。
王均金在还在促进新能源车产业发展的提案中,建议建立个人碳积分的核证交易机制,让个人碳积分可以进入碳排放权的交易市场。
来源 | 中国企业家俱乐部整理
盘点2022全国两会|化石能源篇:能源安全与清洁利用并举
今年全国两会,“双碳”目标成为关注热点,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进程中,以光伏、风电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无疑是其中的主力军,储能、氢能等产业亦引起热议,同时,化石能源增储上产、端牢能源饭碗、进行绿色低碳转型也更加受到重视。
本刊编辑部按化石能源、电力、可再生能源、储能、氢能等多个行业,为您整理2022年全国两会关于“双碳”目标与能源转型的提案议案,充分反映两会有关推动产业发展的声音,体现业界代表委员的责任与担当。
在碳中和的大趋势下,未来新能源占比将逐步增加,但是短时间内能源格局仍以化石能源为主的结构并未发生根本变化。石油、天然气的对外依存度较高,天然气在我国化石能源占比中正在逐渐提高,保供稳价至关重要。
如何端牢能源“饭碗”,这事关能源安全大局。一方面,在稳字当头的总基调下,将“能源安全”上升至与“粮食安全”同等重要的战略高度,凸显出能源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地位。另一方面,多能互补的格局之下,煤炭、石油、天然气也走向清洁高效利用与绿色转型的必由之路。
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代表委员们围绕优化营商环境、煤矿智能化、油气增储上产、清洁高效利用等领域建言献策。
煤炭
■ 提升煤炭安全智能精准开采水平
袁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安徽理工大学校长
安全是煤矿生产的头等大事,是煤炭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前提。进一步做好煤矿安全生产工作,可在智能化、人才培养等方面多下功夫,持续提升煤炭安全智能精准开采水平。
建议,应加大透明矿山、智能感知、煤岩识别、惯性导航、智能采掘等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攻关,从源头上实现少人无人。针对煤矿安全生产过程中人才链、产业链衔接还不够紧密等问题,煤炭企业和高校应加强双向互动互融,推动高校科研人员进企业挂职,煤炭企业积极参与行业高校学科专业优化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课程设计等,定制培养急需人才;制定实施含金量高的人才引进政策,吸引汇聚更多优秀技术人才。
■ 严控煤炭等能源管控市场
朱小坤
全国人大代表、江苏天工国际董事局主席
由于电煤价格上涨,发电成本增加,加上综合发电能力不足,2021年10月份起,供电价格上调20%左右,导致刚刚进入发展阶段的企业无力经营。同时,国际运价上涨惊人。这都无疑变相增加了制造业的生产经营成本,削弱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建议:一、国家应严控电煤价格,细化电煤企业的内部成本管理,以电煤价格管控降低电价,帮助企业降低生产成本。恢复2021年10月份之前的价格,同时希望煤、发电、天然气、油、运输、港口等大型国有企业加大自己企业的经营管理,从严管理每个细节,挖掘企业内部要素,降低自身生产成本,帮助制造型企业降本增效。二、结合价格体系,可以参照、对比世界一些发达国家在能源管理、定价标准和为企业减负的一些做法,最大程度的减轻企业经营负担,为中国的中小型企业,特别是制造企业保驾护航。
■ 推动煤化工与化纤产业融合发展
吴继发
全国人大代表、国机集团邵阳纺织机械有限责任公司副总工程师
在国家构建新发展格局,努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背景下,加快推动发展非石油路线的纤维材料,对解决纺织工业对石油的过度依赖问题和推动绿色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特别是加快推动现代煤化工与化纤产业的融合发展,有利于维护纺织工业产业链、供应链的安全稳定。
建议一是加快推动煤化工产业转型升级,加快淘汰落后产能,鼓励发展现代煤化工,鼓励优势企业做大做强;二是适度鼓励发展煤化工来源的化纤原料,支持有煤炭资源的中西部地区适度发展煤制化纤原料及化纤生产项目,并在煤炭资源配置、电力跨省调拨、投资、税收等方面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三是平衡好能耗控制与产业发展之间的关系,避免“一刀切”。一方面,鼓励企业通过提高产品附加值、延伸产业链、提升节能减排技术水平等方式,实现经济增长和能耗降低。另一方面,建立更加科学合理的能耗评价体系。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新增可再生能源和原料用能不纳入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建议将煤化工企业的原料用煤和燃料用煤加以区分,执行不同的核算标准。
■ 加快推进煤层气产业高质量规模化发展
田永东
全国人大代表、山西蓝焰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
在能源供应日益紧张的今天,煤层气的大力开发可以提供可靠的能源保障。开发和利用煤矿区煤层气资源既可从根本上预防煤矿瓦斯事故,又可增加清洁能源供应,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在“双碳”目标背景下,开发利用好煤层气资源具有重要意义。不过,受资源条件和产业技术制约,煤层气项目整体盈利性较差,投资风险较大,对财政补贴和税收优惠的依赖性仍十分明显。
建议,为加快推进煤层气产业高质量规模化发展,一是在煤矿区大力推广应用“采煤采气一体化”开发模式,促进煤矿安全生产;二是进一步提高煤层气产业政策优惠力度,在制定相关优惠政策时,适当向煤层气倾斜;三是在“十四五”期间继续围绕煤层气勘探开发领域布局重大科技项目,持续加大科研经费资助力度,进一步支持提高煤层气产业开发技术。
■ 让新疆准东成为国家煤炭转型高质量发展保供基地
张新
全国人大代表、特变电工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新疆准东煤田是我国最大的整装煤田,预测储量达到3900亿吨,已探明储量2136亿吨,占全国储量的7%。准东地区是我国重要的“西气东输”“疆电东送”能源基地,是我国能源结构转型的重要支撑。煤炭资源优势明显,准东煤层具有资源禀赋好、开采条件优、生产成本低的优势。
为有效推动准东优势资源就地转化为经济发展动力,建议国家加快推动将准东打造为国家煤炭转型高质量发展保供基地,参与全国煤炭市场供应,重点支持安全、智能、绿色的先进优质煤矿进一步释放产能,并在国家和自治区煤炭工业发展“十四五”规划中给予支持,保障国家能源供应安全,助力构建现代能源体系。同时,鉴于准东大型露天煤矿承担保障南疆地区民生用煤任务,对列入国家和新疆增产保供煤矿在核增产能指标购买给予特殊的差别化政策支持。
■ 设定煤炭红绿价格区间
张海英
全国人大代表、国能双鸭山发电有限公司工会办公室文体委员
2021年以来,受国际能源供需形势变化、国内经济稳步复苏、气候异常等多种因素影响,煤炭市场现货价格大幅上涨。
建议坚持和完善煤炭上下游产业中长期合同制度和“基础价+浮动价”定价机制。设定煤炭红绿价格区间,规范和完善煤炭价格指数,完善煤炭市场监测及预警机制。推动大型煤炭企业与大型用户建立点对点直供模式,倡导下游企业中长协合同签订率到80%左右,运用数字技术和互联网平台,创新供销合作模式,稳定煤炭需求。加强煤炭市场动态监测和分析研判,健全煤炭价格异常波动预警机制与响应机制。建立煤炭应急保障储备体系,统筹政府、企业、社会储备资源,扩大储备规模,提高煤炭供给体系弹性。呼吁鼓励发展多种形式的煤电联营。
■ 优化煤电营商环境,推动火电降碳技术研发
曹培玺
全国政协常委、第十三届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
近年来,我国火电清洁高效发电技术迅猛发展,超超临界发电技术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但二氧化碳排放依然较高,占能源行业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的40%以上。从目前的情况看,对火电在新型电力系统中的作用尚未形成共识,缺乏国家层面明晰的火电降碳路径,火电企业对降碳技术研发和装备投入有心无力,火电降碳技术研发应用还面临一些问题。
为推动火电降碳技术研发,建议一是出台火电中长期发展指导意见,为火电价值发挥和降碳技术研发指明方向;二是强化科技创新引领,为火电降碳关键技术攻关创造良好环境;三是完善政策激励机制,为降碳技术研发提供坚实保障。在火电企业普遍因煤炭涨价陷入大面积亏损的情况下,加大政策调控力度,出台煤炭交易限价措施,将煤价调控至合理区间。
优化煤电营商环境方面,建议一是切实贯彻落实中央对能源工作的部署要求,支持煤电产业平稳有序转型;二是巩固煤电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成果,确保市场交易放开规模与价格浮动范围执行到位;三是提高法治化水平,依法规范市场价格秩序,进一步完善能源安全和应急制度,通过强化环保约束和碳排放管理促进煤电优化发展。
■ 实现“双碳”离不开煤电长效互保机制
舒印彪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
当前,煤电行业落实“双碳”目标,还面临着煤电上下游矛盾、煤电调峰和辅助服务定价机制等方面的问题,需要统筹考虑,通过科学有序的改革,逐步加以研究解决。为更好发挥煤电兜底保供作用,应加快建立煤炭电力长效互保机制。
建议建立以5年或10年为周期的煤电长协机制,确保煤炭、电力行业均有合理稳定的利润水平。同时,加速形成合理的电价机制,尽快出台容量电价办法,加快辅助服务市场建设,完善容量成本回收机制,实现各能源品种之间利润的公平分配。另外,在国家层面加快研究煤电机组延寿政策,出台机组寿命评价和延寿运行管理办法,推动低排放、高效率煤电机组到期继续发挥存量价值。此外,建议国家加强煤电清洁低碳技术研发。积极发展电热汽水联供技术,提高生物质掺烧、劣质煤发电、垃圾和污泥耦合发电技术水平;加快推进多污染物一体化近零排放等技术创新与工程应用,持续推动煤电向低碳、零碳乃至负碳转变。
■ 建议协调机制支持煤炭清洁高效低碳利用
付建华
全国政协委员,应急管理部原党组副书记、副部长
支持做好煤炭清洁高效低碳利用工作,对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确保国民经济平稳健康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建议:一方面国家有关职能部门建立煤炭清洁高效低碳利用协调机制,在产业政策、规划布局、技术研发、市场准入、投资管理、节能环保等方面,协调解决煤炭清洁高效低碳利用工作中出现的重大问题,推动相关工作落到实处。
另一方面,加大煤炭清洁高效低碳利用关键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力度,将煤炭清洁高效低碳利用技术列入科技部科技重大专项。要完善政策保障措施,鼓励煤炭清洁高效低碳利用。建立健全煤矿产能储备体系。一是加快建设大型现代化、智能化矿井和大型露天煤矿。二是支持资源条件好、安全有保障、环境友好型的煤矿建立煤矿产能储备,开展弹性产能试点。三是改造煤炭储配基地基础设施、提升其数字化管理水平,提高煤炭储配基地应急保障能力。
■ 涉煤政策缺乏统筹协调的问题急需解决
姜耀东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原副校长
作为煤炭行业健康有序发展的核心动力,近年来,我国煤炭行业自主创新能力得到了大幅提升,实现了从跟踪、模仿到部分领域并跑、领跑的转变,取得了突出成就。
建议:一是进一步强化我国煤炭安全生产能力建设。加大煤炭资源勘查力度,提高资源勘探精度,增加可采储量,着力建设一大批智能化煤矿和大型露天煤矿,继续淘汰落后产能,形成以大型智能化煤矿为主体的生产结构。建立煤炭产能收缩与释放机制,根据区域能源消费形势,准确把握煤矿关闭退出节奏,提高区域煤炭基本供应保障能力。二是提升以智能化为支撑的煤炭柔性生产供给保障能力,促进煤炭柔性供给。三是加大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关键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力度。四是大力推动煤炭从以燃料为主转向燃料和原料并举。五是进一步统筹管理能力。中央高度重视煤炭兜底保障作用,但部分地方、部门涉煤政策缺乏统筹协调,建议协同发力,防止“处处是红线”而相互掣肘。
■ 明确标准体系 从源头加快推动清洁煤使用
冯艺东
全国政协委员、中泰金融国际有限公司董事长
当前,我国清洁煤使用仍存在诸多问题。一是针对工业、发电、民用等不同用途,缺乏全国差异化的清洁煤标准。二是市场供应混乱,劣质散煤难以杜绝。三是清洁煤推广成本较高,补贴落地存在障碍,收效甚微。四是过去主要从使用端治理的做法,治理难度大、执法成本高,有些地方“一刀切”禁用民用燃煤,严重影响了群众日常生活。
针对上述问题,建议一是建立清洁煤标准体系。建议组织成立全国清洁煤炭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组织建立清洁煤炭标准化体系,并推进相关标准的实施,确保工业、发电、民用等不同用途清洁煤都有相应质量标准。煤炭相关企业应当在其生产经营场所、主要作业岗位明示所执行标准,环保部门定期对标准实施情况进行检查评估。二是加强煤炭生产企业源头治理。煤炭生产企业要从源头上确保市场流通的都是合格清洁煤。建立省、市、县不同层级的清洁煤购销平台,从流通环节确保清洁煤产品质量。加大对清洁煤生产企业的补贴力度,利用好央行推出的碳减排支持工具和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政策,提高清洁煤总体供给能力。另外,相关部门要加大违规散煤网点清理取缔力度,防止劣质煤炭流入市场,净化煤炭市场环境。
■ 建议加快推进阜新市煤矿生态修复
赵延庆
全国政协委员、辽宁省政协副主席
2001年阜新市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第一个资源枯竭型城市,阜新百里矿区作为一个煤矿区,特别是在闭坑的露天煤矿治理和生态修复过程中,无论是采取削坡的方式消除崩塌滑坡灾害,还是通过挖除等方式消除残煤自燃,均不可避免会产生残煤和煤矸石,如不进行回收,造成资源浪费的同时,残煤和煤矸石有再次复燃的危害,严重影响着矿区及周边企业和居民的生产生活安全。
为此,建议希望国家和省里给予阜新市政策支持,允许阜新作为试点,先行先试,在推进百里矿区生态修复工作中,可将治理过程中产生的残煤和煤矸石进行回收,将经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处置后产生的收益,补充到综合治理和生态修复过程中,弥补之前的资金的不足,为全省甚至全国探索一条老矿区生态恢复治理的新路。根据初步估算,百里矿区生态修复资金将在70亿元以上,资金缺口巨大。建议国家在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修复试点项目、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贷款项目、国开行建设基金项目等方面给与阜新支持。
油气
■ 同类中央企业协同创新与成果共享
刘宝增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石化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党委书记
在现有体制机制下,有些中央企业特别是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海油等同类企业,还存在研发力量分散、重复研发、成果应用规模效益欠佳等问题,束缚了创新整体效能的释放,影响了中央企业担当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引领支撑行业科技创新作用的发挥。
为此,建议建立以任务为导向的科技创新参与与共享机制。在国家层面建立以解决重大现实问题为导向的重大技术创新组织运行体系,统筹中央企业创新力量,明确重大科技任务承担范围,细化参与企业的任务、目标和共享权限,集中优势科技资源,构建研发人员“能进能出”的流动机制,突破重大技术,破解“卡脖子”技术,实现共同研发、成果共享,扩大研发成果效益,提高研发效率,发挥央企引领支撑作用,推动产业链上中下游、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进一步发挥央企国家重点实验室协同作用。对现有央企建设的国家重点实验室进行整合归并,组建若干高水平的基础研究团队和关键共性技术研发团队。针对制约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和颠覆性技术,建立以国家重点实验室、行业研发中心及企业技术应用场景等为核心要素的研发中心。
■ 推动液体能源高质量发展
吴惜伟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石化中科炼化党委书记
推进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与碳中和并举,是能源发展的科学道路。建议国家在能源安全方面着重考虑液体能源的高质量发展,并在以下方面加大工作力度:
增大原油储量。增大成品油储量。国家应持续深化管理体制改革,持续完善常量常新、滚动循环的成品油收储轮换新机制。配套原油商储建设一流的现代化炼厂。广东湛江东海岛石化产业园区具备成为世界级高端石化产业基地的条件,在增大原油商储和成品油商储方面具有地理优势,就地自产自用和面向华南地区辐射潜力大,且具备战略保障的先天优势。国家应系统性研究、研判石油储备及石油炼制的整体布局,形成政策合力,建设与原油商储匹配的现代化炼厂,并推动其相关投资向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调整,探索建立现有石油炼制与可再生能源相结合的低碳能源系统,在加速我国绿色低碳转型的同时,兼顾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使命。
■ 加强成品油市场整治监管
黄河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石化湖南石油分公司党委书记
目前成品油市场违规违法经营存在较大危害,不合规成品油资源对能源安全形成长期压力,违规产能顽疾未除,存在冲击供应的隐患,同时劣质供应未退出,难以为正常成品油产业升级腾挪空间。此外,近些年成品油逃税额持续增长,不仅造成国家财政严重流失,也影响了先进产能的潜在增长。因此,应进一步加强成品油市场监管,有利于行业加快低碳转型,提高竞争力,并减少社会资源浪费。
建议一次定性、分批整改、避免断供、彻查到底。列入淘汰计划的企业要分类、分批退出落后产能,并通过提高开工率、落实产能建设等措施,保证替补资源接续。建立长效管理机制,保持行业健康发展。以完善全产业链统计为基础,以提升税收治理技术和能力为支撑,以国家各部门和地方政府联合管控为保障,以推进成品油价格市场化为动力,全面提高炼油与销售全产业链监管水平,推动产业升级,保障能源安全。完善成品油储备机制,优化整合运输网络。同时,明确管道专油专输及油品质量保障的具体措施,降低质量风险。
■ 支持广西页岩气勘查开发
周炼
全国人大代表、广西投资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
近年来,页岩气已成为拉动国内天然气产量增长的主力军,根据自然资源部“十三五”油气调查成果,全国页岩气可采资源量19.36万亿立方米,其中,广西页岩气可采资源量1.05万亿立方米。支持广西页岩气商业化开发,对保障地方能源安全,促进少数民族地区能源消费结构优化具有重要意义。由于广西页岩气勘查开发工作“起步晚、底子薄,亟待相关政策支持”等现状,页岩气勘查开发产业“高技术、高风险、高投入”等特点,以及广西页岩气地质条件复杂、资源开发困难等实际情况。
建议设立国家级科技专项支持广西页岩气勘查开发。通过科技专项联合相关企事业单位、科研机构和高校,开展广西页岩气地质理论研究、勘查开发技术攻关、产能建设指导、发展模式总结、政策扶持、应用示范推广等方面的工作,帮助广西快速构建符合区情区况的技术理论、发挥规划和地方配套政策,为广西“十四五”期间能源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 发挥辽宁产业链优势 建设世界级石化基地
朱建民
全国政协委员、奥克集团董事局主席
作为我国石化工业的“摇篮”,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辽宁目前建立了完备的石化工业体系。但是,辽宁石化产业也存在短板。朱建民认为,辽宁石化产业存在着“炼”有余而“化”不足、“粗”有余而“精”不足,产业链条较短、能源消耗较高等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不合理的问题。
建议要积极推进《辽宁沿海经济带高质量发展规划》的贯彻落实,重点支持建设大连长兴岛(西中岛)石化产业基地,重点支持辽阳、抚顺、营口、锦州、葫芦岛等城市打造辽东湾精细化工产业集群,加大对符合发展规划的项目核准、土地审批和能耗指标等方面的支持力度;建议相关部门可统筹协调辽宁石化和精细化工产业与全国同行业的融合发展,重点支持辽宁培育和完善烯烃、芳烃以及环氧乙烷等精细化工等产业链;重点支持技术创新平台建设,加大科技立项与经费投入,全面提高辽宁石化和精细化工产业的综合竞争能力。
■ 坚守油气安全底线 科学推进绿色低碳转型
兰云升
全国政协常委、中油财务有限责任公司副董事长
目前国内油气增储上产还面临诸多挑战:一是产消缺口持续扩大,二是品质劣质化严重,三是核心技术装备相对落后,四是税费负担较重。
建议,一是科学推进油气绿色低碳转型。在供给侧,保障油气安全前提下推进供给清洁化;油气生产中实施节能降碳改造、低碳和零碳能源替代,建设绿色油气田、绿色炼厂,并积极推动油气电气化。二是国内国际同时发力。在国内方面,坚持稳油增气战略,扩大上游投资,加大新区块新领域风险勘探,积极开发新增探明及探明未动用储量;加强科技创新,设立国家科技专项攻关项目,重点突破一批“卡脖子”技术,提高勘探成功率和储量动用率、采收率;优化财税补贴制度,鼓励引入更多社会资本参与勘探开发。在国际方面,打造多元化供应渠道,加强国际能源合作,建设“一带一路”沿线能源市场,努力打造“能源命运共同体”。探索多边储备机制,与政治互信高的国家探索建立跨区域能源联合储备。
■ 给予大庆古龙页岩油气勘探开发战略支持
住黑龙江政协委员联名提案
2021年8月28日,大庆古龙陆相页岩油国家级示范区揭牌仪式和古页油平1井揭碑仪式举行。初步勘探估算,大庆页岩油资源量达151亿吨,天然气资源量为1.9万亿立方米,相当于找到了一个“新大庆油田”。为了更好推进勘探开发,26名住黑龙江省全国政协委员在全国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联名提案,他们提出三点建议:
一、在大庆设立古龙页岩油气开发企业,实行股份有限责任公司制,建立完备的现代公司制度。二、依托大庆油田公司及黑龙江省现有的科研基础,在大庆设立页岩油气开发国家重点实验室,集聚国内石化及装备制造等领域力量组织科研攻关,进一步解决页岩油勘探、开采过程中的理论、技术、工艺和装备等方面问题。三、支持大庆化工新材料和高端精细化学品产业基地和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建设。加快推动大庆石化、炼化公司现有装置改造,减少成品油产量,增加化工产品产量,支持大庆市围绕百万吨乙烯项目、环氧乙烷及下游橡塑产业链做好规划。推动中石油、中石化、蓝星公司及海国龙油等石油加工企业加大对大庆的投资,建设承接页岩油冶炼及副产品的精深加工项目,实现页岩油本地加工。
■ 加快推进海洋油气管道保护立法
刘红光
全国政协委员、中海油天津化工研究设计院原副院长、首席顾问
据不完全统计,自2000年至今已经发生了十几起海洋油气管道损坏事故,基本上都是挖沙、抛锚、施工等活动所导致。海洋油气管道损坏泄漏后果较为严重,不仅污染危害海洋生态环境,还可能影响渔民生产稳定及社会秩序。目前还存在着海洋油气管道保护立法缺失;海洋油气管道位置尚未标注于海图,渔业船舶未实现北斗+AIS全覆盖等问题。
建议将《海底电缆管道铺设与保护管理条例》尽快列入年度立法计划,加快立法进程;交通运输部尽快出台文件,将海洋油气管道位置标注于海图中,并将北斗+AIS系统的安装情况纳入渔船年审;有效协调海洋油气管道与其他开发项目及生态保护之间的关系。
■ 加强燃气学科建设 为燃气发展和安全提供人才保障
九三学社中央
近五年来因改善民生、治理污染的要求,我国燃气行业急速扩张,但燃气专业技术人才严重匮乏、专业能力不足、燃气学科萎缩的矛盾日益突出。
建议一是以高等教育改革为抓手,做好燃气学科发展规划。二是加强高等院校燃气学科建设。增加燃气与可再生能源的伙伴关系、耦合发展、氢能利用等内容的课程研发,稳定高校燃气方向教师队伍,适当提升高等院校燃气领域招生数量,做好燃气学科后备人才队伍建设。三是积极组织开展燃气行业在职人员专业技术培训。